武穴,一座甦醒中的城

□ 本報記者 王凱

3月15日一大早,站在武穴街頭,已能明顯感覺到這座城市的甦醒。市區主幹道上的各種路障已經全部拆除,遛彎、購物的行人已有不少,身邊私家車一輛接一輛地駛過。

疫情防控發生積極變化,呈現持續向好態勢。3月10日,按照分區分級分類分時差異化防控策略,保障人員安全有序流動,武穴市對發生病例實行封閉管理已滿28天的樓棟、垸場先行解除封鎖;3月11日,武穴市所有在治病例清零,應急響應級別降低,整個城市轉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有序復工復產復市階段。

“從大年初一到現在,沒出過門,在家憋壞了,出來放放風!”市民宋靜站在街頭,一邊滔滔不絕地介紹武穴:擁有長江北岸深水良港,是禪宗四祖道信大師的故鄉……

武穴街道辦事處龍潭社區居民委員會服務大廳剛剛開張,來辦理各項業務的市民就絡繹不絕。徐淑英的文具店要開業,來問一下需要辦理哪些手續;劉金蘭夫婦諮詢兒子去杭州返工事宜,由於公共交通還沒完全恢復,只好與工作人員相互留下電話,等候通知。

民主路上,武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門口,經過嚴格消毒處理的10輛大巴車一字排開,早早整裝待發,準備將首批258名外出務工人員送到深圳返崗就業,他們出了家門就上車,出了車門就進廠。

在現場,外出務工人員經體檢、登記等程序後,乘上免費的客運大巴車返崗務工,每排僅乘坐兩人,每車次還安排一名醫護人員和機關幹部隨車,配備體溫計、消毒液等防疫物品,實時監測健康狀況,並配發口罩、備足食品,提供一體化安全出行保障。

中午在山東醫療隊駐地賓館,已經能聽到遠處滴滴的車鳴聲。附近北川路上的中百倉儲超市已經恢復營業,門前擺滿四五排電動車,商場內人頭攢動,一派繁忙熱鬧景象;主幹道上車來車往,不遠處一輛私家車調頭,還造成了短暫的擁堵,一掃往日的冷清。

“總覺得有點快,一時還沒適應過來!”在這裡奮戰了1個多月的山東醫療隊隊長、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張勇,對眼前的一切變化既欣喜,又有幾分隱憂,看到有的人早早地摘掉了口罩,不免替他們捏把汗。

沿街看到一些居民小區、背街小巷依然封堵著。畢竟,剛剛經歷過一場生與死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