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麟,是生长在非洲的中国人,祖籍广东梅县,虽远离国土,而他的一生与祖国密不可分。19世纪中期,朱梅麟的父亲朱维勋是最早一批出国谋生活的人,清朝被列强占领,父亲希望去外边打拼积累一些财务再回家。
朱维勋来到毛里求斯做劳工,当时毛里求斯还是英国在非洲的占据地,这批劳工被放到这里兴种植林。
甘蔗是从这里兴起的,大批工人的涌入,让朱维勋看到了商机,他不耽误劳作的同时开了家日用品店,专供这些工人的衣食用品,生意越做越大,朱维勋也在毛里求斯娶妻生子了。
但他并未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他教育孩子们中华礼仪,学说中国话,请老师教他们学儒家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他的儿子朱梅麟从小就在想象着自己的家乡,期待回家看一看。
朱梅麟很有做生意的天赋,他很快接手了父亲的生意,而且还拓展了业务,自己开办的零售店——ABC集团的前身,当时他只有20岁。
别人卖东西选择好卖的,但朱梅麟专挑稀有难卖的东西,很多人对此很好奇,反而促成了一单单生意。
人老了就会念家。1937年战争爆发,让朱梅麟加速了回家的念头,国家有难他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凭借自己在商圈的影响力,号召了众多华人为祖国提供物资上的帮助,鼓舞在外的青年国人回国与祖国一同抗战。
战争也影响到了毛里求斯,很多从英国搬运的物资无法送达这里,这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存问题,朱梅麟带头,与政府合作,贡献自己的食粮给毛里求斯的百姓。
战争结束后,朱梅麟在毛里求斯获赞无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对他的行为感到尊重,给予了爵士爵位。
1968年,朱梅麟出任了毛里求斯的财政部部长一职,独立后的毛里求斯,在朱梅麟的管辖内,种植业不再只有单一的甘蔗林。
他引进华商来此发展加工、纺织业,形成了工业化多样的经济模式,如今毛里求斯已成为非洲的发达地,华人不断涌入在此投资经商,带动了经济发展,其中,朱梅麟功不可没。
1998年,政府为纪念朱梅麟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特发行25卢比纪念币,画面里有他工作的地方。
朱梅麟一生漂泊在外,但一直秉承着父亲教育他的中国式思想,她的女儿朱志筠晚年回到了中国定居,落叶总算归根了。
如今朱梅麟的故居里,用他一生3000多张照片,向我们展现着伟人的筑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