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場新聞發佈會

2月7日,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場新聞發佈會,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楊春光、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高山介紹有關情況,省運輸管理局局長張鵬軍、省就業服務局局長雷向春、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處長張豔、省疾控中心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趙慶龍、吉林大學第一醫院ICU主任王奭驥一併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佈會上,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楊春光向社會通報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況。

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楊春光

近期,我省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原輸入性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發病增多,並呈現家庭聚集性。針對目前情況,我省將進一步加大社區、村屯防控力度,對密切接觸者嚴格落實隔離醫學觀察措施。

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精準排查重點人群。我省充分運用“大數據+網格化”手段查找湖北、武漢和疫情高發省返吉人員信息,組建由鄉鎮政府、公安部門、衛生健康部門組成的三方聯動隊伍,以村、屯為基本作戰單元實施地毯式排查,第一時間搜索和發現病人。另外,通過廣泛宣傳,主動就診人員逐漸增多。
嚴防跨省疫情傳入。加強入吉人員的體溫檢測工作,加大對省際邊界、陸地口岸等車輛、人員的檢疫查驗,嚴格執行機場、碼頭、火車站、客運站、高速公路口等重點場所的體溫測量和發熱篩查程序。嚴防疫情擴散蔓延。目前,全省對聚集活動作出限制,取消大型人群聚集性活動,暫停開放影劇院等公共文化場所。堅持把好“檢測”關。將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發熱門診的留觀人員、社區排查篩查出的外省返吉發熱人員均納入檢測範圍。組建了由省級疾控專家和醫療專家組成的督導組,分別包保和派駐9個市(州),現場指導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的管理、標本採集和實驗室檢驗等工作。

在醫療救治工作中,我省採取了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全省設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醫院74家,發熱門診131家,確定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長春市兒童醫院為省級孕產婦、兒童救治定點醫院。建設吉林版的“火神山”醫院。已啟動省結核病醫院作為重症救治定點醫院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後主要用於收治重症病例。

發佈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高山向社會通報我省重點防疫物資使用、企業復工和錯峰返程情況以及支持中小企業保經營穩發展的最新政策。

省工信廳副廳長 高山

在解讀《進一步明確全省疫情防控重點物資使用有關問題的通知》時介紹:

自武漢疫情發生以來,全省上下積極應對,省物資保障組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有關指示精神,全力保障我省防疫物資供應,儘管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部分物資依然較為緊張。為此,下發通知進一步加強防疫物資的統籌使用。

建立防疫物資統籌使用機制。嚴禁各地各部門自行分發防疫物資。按照急用先保原則,將有限資源重點保障一線醫護人員供應;落實我省生產的N95口罩給國家統一調配70%,其他類型醫用口罩給國家調配30%的上調任務。省審計廳負責對財政資金使用、物資調撥等過程進行監督。多渠道籌集增加重點防疫物資供應。主要包括擴大境外採購規模、依法開展公開募捐以及接受社會捐贈等多種形式,開闢物流“綠色通道”,快速做好質量檢測等。
實施重點防疫物資省級統一採購收儲。在疫情解除之前,對省內企業生產的N95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重點物資,明確由省級物資保障組按市場價格統一進行採購收儲,相關企業不得向其他機構或單位銷售。建立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派駐機制。全省工信系統向省內防疫物資重點生產企業派駐工作組,幫助企業做好各類生產要素保障工作,及時完成生產任務。建立防疫物資日採購和調撥使用清單制度。省物資保障組每日向省政府和領導小組上報全省防控物資生產清單、採購清單、調撥清單、庫存清單。《通知》下發兩日來,共統籌調撥口罩83350只,醫用防護服49套,普通防護服1400套,普通護目鏡550個。擴大了酒精消殺產品產量。2月2日-5日,全省共生產防疫酒精3300噸,銷售1523噸,完全滿足了環境消殺的需求。

在解讀《關於做好企業復工和節後錯峰返程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時介紹:

《通知》從六個方面,提出了21條具體要求和措施。

明確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強調了落實排查“四個最嚴”、細化實化“七個到位”等要求,堅持“有序放開受控”,紮實做好企業有序復工和節後錯峰返程疫情防控工作。圍繞企業復工提出了3條要求。明確了復工企業行業領域、復工企業疫情防控責任落實以及對各級政府支持企業復工和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等提出了要求。圍繞嚴格企業疫情防控提出了5條要求。針對企業要加強返崗返工人員健康監測、建立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招聘員工、切實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圍繞加強復工企業服務提出3條措施。包括幫助復工企業保障生產要素供應,做好生產環境消殺,對重點行業和企業進行疫情影響分析並有針對性提出支持措施等。圍繞嚴格疫情防控明確4個責任。明確各市(州)、縣(市、區)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對復工企業對疫情防控的相應責任。圍繞統籌做好節後錯峰返程防疫和交通運輸保障,提出了5條保障措施。

在解讀《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保經營穩發展的若干措施》時介紹:

為幫助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出臺4個方面21條政策舉措。

圍繞努力降低人工成本,穩定職工隊伍:實施援企穩崗政策,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緩繳社會保險費、加強中小企業用工服務等援企穩崗政策措施。圍繞推進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延期繳納稅款、減免稅費、優化退稅服務、降低房租成本等措施。圍繞加大金融支持,妥善解決困難企業融資:確保中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2020年普惠小微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再降0.5個百分點;緩解企業資金流動性困難,對不能及時還款的中小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降低企業首貸門檻、加大中小企業融資增信力度、鼓勵地方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差異化的金融優惠服務等措施。圍繞完善政策執行,發揮政策效應:加快支持企業發展各類專項資金兌現進度,儘快發揮財政資金效益,切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支持企業擴大產能、扶持中小企業創業園、加強要素保障、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建立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幫扶、清理和防止拖欠賬款、貿易糾紛專項法律服務機制、行業專項政策支持機制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