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進制49
在人類向宇宙發射的眾多探測器中,旅行者一號無疑是最受矚目的,它於1977年9月5日發射升空,歷經40多年,飛越了200多億公里的距離,現在已經成為了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天體。如今的旅行者一號正向著太陽系外的星際空間繼續前進,大家都希望它能夠成功地飛出太陽系。
早在1980年探測土星的時候,旅行者一號就幾乎耗盡了自身的所有動力,現在的旅行者一號全靠自身的慣性在飛行,而由於太陽的引力作用,它的速度一直在降低。這不禁讓人擔心,旅行者一號的速度越來越慢,未來的旅行者一號會不會被太陽的引力拉回來?
我們都知道,相對於某個天體而言,當物體的運動速度達到了一個特定的值,這個物體就可以掙脫天體的引力束縛,我們將這個速度稱之為“逃逸速度”,其計算公式為:V = 根號下(2GM/R),其中G為引力常量,M為天體質量,R為該物體與天體之間的距離。
經過簡單的計算,我們可以得出當旅行者一號發射的時候,應該具備相對於太陽大約42公里/秒的速度,才可以掙脫太陽的引力,而當時的情況是,即使藉助了地球的公轉速度以及引力的作用,旅行者一號相對於太陽的速度也只能達到36公里/秒。
然而木星在這關鍵的時刻大顯身手,它強大的“引力彈弓效應”將旅行者一號直接加速到37公里/秒的速度,根據上面的公式可知,天體的逃逸速度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木星的位置上,一個物體相對太陽的逃逸速度就只有大約18公里/秒了。
那麼會出什麼意外呢?其實這個意外不是來自於天體撞擊(這個可能性低得可以忽略不計),而是來自於太陽系裡一個神秘的天體——X行星(Planet X)。X行星是科學家根據太陽系的已知數據,推測出來的一顆假想的巨行星,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都強烈地暗示這顆巨行星很可能真的存在。
回答完畢,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魅力科學君
估計有可能,目前它正行進在柯伊伯帶,最多二、三百億公里的地方,正在減速,它本來就是利用大行星間引力彈弓效應來加速的,此地帶幾乎都是小行星,流星……太陽系遠比想象要大,後面還有更大更廣的奧爾特星雲,太陽系遠比想象的要大,奧爾特星雲邊界(與其它恆星引力交匯點)估計至少有2光年
義無反顧62
不會,它的速度已經達到了脫離太陽系的逃逸速度,也就是16.7km/s
小城的小程
拉回來幹嘛?它在太陽系內的使命已經完成,然後運用系內各大行星的引力彈弓效應現已到達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去探索太陽系以外的世界,不過也意味著正式和人類失聯,飛出太陽系估計還得花上幾萬年,2024年核電池能量完全消耗光。
去探索太陽系外更為廣闊的宇宙空間吧,你為人類的太空探索作出了巨大貢獻,向你致敬!
天路逶迤
先休息一下,過幾天再看看回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