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自“改革開放”後,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交流愈發頻繁,在世界經濟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在空前的城市化浪潮中,我國先後湧現出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千萬人口城市為首的特大城市。相比於這些繁華的城市,我國境內為數眾多的自然村(亦稱行政村)實在毫無存在感可言,哪怕是一些有特色的村子,也幾乎只在當地聞名。
▲胡楊林中的達裡雅布依村
自然村,是我國的基礎行政單位,數量眾多,覆蓋在廣大農村地區,因此被普遍稱為“農村”。自然村保留著中華文化最為關鍵的部分,是城市化進程中的最後一方淨土,蘊含和傳承著許多已經難以在城市中見到的文化習俗。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村莊只是一個小型的聚居區域,面積通常不會太大,然而我國卻有一個推翻人們常識的村莊——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里,相當於70個澳門,開車“出村”都要用5個小時。
▲克里雅河
這座村莊便是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的達裡雅布依村,乃是中國最大的自然村。結合達裡雅布依村所處的位置,便不難理解這座村莊為何如此巨大——該村位於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深處,四周都是浩瀚無垠、無法生存的沙漠。發源於喀拉崑崙中斷的克里雅河順流而下,宛如一條玉帶,涓涓溪流注入浩瀚大漠,滋養著達裡雅布依萬物的生生不息,使得這裡成為“死亡之海”中唯一的綠洲。達裡雅布依村就是依據綠洲建立,因此整個綠洲就是村莊的範圍。正因為此,達裡雅布依村才能擁有比一般地級市行政區更大的面積。
▲房屋中的達裡雅布依村婦女
在很久之前,達裡雅布依村所在的綠洲就有人類活動。在漢代,這裡是于闐古國的戰略重鎮,當“絲綢之路”興起時,這裡又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和貿易的重要路上節點,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如今,在達裡雅布依村依然可以發現大量古城鎮遺址,這些遺址見證了古絲綢之路的繁榮,也體現了當地在歷史上的輝煌。隨著時代變遷,人類索取和戰爭破壞使得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綠洲逐漸消亡,達裡雅布依村逐漸成為沙漠中的孤島,世代居住在此的村民卻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原始生活。
▲達裡雅布依村民與“庫買奇”饢餅
十九世紀上半葉,著名探險家斯坦因首次發現了這一深藏於沙漠之中的神奇綠洲。然而,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新疆和田地區行署在進行普查時才發現了這片隱秘的村落,以及世代居住在此的達裡雅布依人。如今,共有200餘戶人家約2000人分散定居在達裡雅布依村。由於自然環境太過惡劣,村民們的生活方式依然具有一些明顯的半遊牧特徵。達裡雅布依村民主要居住在胡楊木建造的簡易房屋中,這種房屋堅固且防風沙,成為當地人在沙漠環境中生存的重要“法寶”。他們日常以羊肉和一種名為“庫買奇”的饢餅為主食,生活非常簡單,通常以家族為單位聚居在一起。
▲達裡雅布依村居民開車出村採購物資
由於民風淳樸,達裡雅布依村罕有偷盜等破壞治安的行為。這裡的民警被戲稱為“世界上最清閒的警察”,因為達裡雅布依村在34年裡沒有發生過一起刑事案件。不過更有趣的是,任何地圖上都找不到這座村莊,人們想要前往只能從於田縣城出發,沿著克里雅河蜿蜒曲折的河道,翻越沙丘並穿過大片胡楊林,才能抵達。為保障達裡雅布依村與外界的聯繫,當地政府出資修建了數百公里的沙漠公路,不僅使村民能夠順利進出村,也使得村民與外界的溝通交流越來越頻繁。
▲新修的達裡雅布依村小學
這些年來,這些年來,國家和當地政府加快了對村民房屋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時刻關注達裡雅布依村的發展,為他們建立了4所幼兒園,10所小學以及1所中學,將全村的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如今,達裡雅布依村民雖然還保留著一些原始習俗,但是他們的生活已經徹底擺脫了貧困。達裡雅布依村深厚的歷史底蘊和雄奇的自然風光,也成為新疆重要的自然人文景觀。這種古老與現代的奇特組合,既展現了絲綢之路的興衰史,也體現出人類在極端條件下頑強生存的強大生命力。
《走進達裡雅布依村》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歡迎加入近代史愛好者同盟,增長見識、銘記先烈、結交知己、收穫友情。子淵在這裡與你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