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穩!狠”這是我之前在深圳的彎道上試駕過比亞迪宋 Pro DM 之後的感受,還記得幾個月前的那次試駕,我駕駛著一臺三擎四驅版本的宋 Pro DM 車型在比亞迪坪山工廠附近的山路上“劈彎”,比老款車型更直接的動力、更精準的操控、更絲滑的介入都讓我對他印象極好。很多人覺得宋Pro 就是現款龍臉宋的換代產品。但是對於我而言,與其說宋 Pro 這款車是現款龍臉宋車型的升級換代我更願意把這臺車看成是一臺更精緻更高級的全新產品。
兩段話帶你初步認識比亞迪宋 Pro EV
帶著我對宋 Pro DM 的美好印象,我去到了北京參與了比亞迪宋 Pro EV 的試駕,此次我在北京試駕到的這款宋 Pro EV 是車系中的頂配車型,全名為比亞迪宋 Pro EV 高功率高續航旗艦版車型,而這款比亞迪旗下最新的純電動 SUV 的綜合續航能力更是達到了目前同級別優秀的 502km。
此次上市的宋 Pro EV 在車型上大致可以分為高功率版和高功率高續航版,其中高功率版又分為了尊貴型(19.98萬元)、豪華型(18.98萬元)和舒適型(17.98萬元)三款,高功率高續航版本(21.98萬元)的車型採用的是一臺最大功率 120kW,峰值扭矩 280Nm 的電機,而高功率高續航版本車型採用的則是一臺功率更高達到 135kW 峰值扭矩 280Nm 的電機。
此次試駕的是高功率高續航版本車型
在電池方面高功率版本採用的是容量為 59.1kWh 的 NCM622 電池,車輛綜合續航能力為 405km ,高功率高續航版本車型的電池容量則為 71 kWh,車輛的綜合續航能力為 502km。
激進駕駛不是強項 舒適駕駛才是它的性格
在 CC 手上接過了宋 Pro EV 鑰匙的時候我非常開心的帶著小步跳“蹦”到了車子前面,在上車之前我滿腦子都想著唐 DM 唐EV 和之前試駕宋 Pro DM 給到我的那種速度感和衝擊感。但當我點亮我手中這臺宋 Pro EV 並踩下第一腳加速的時候我內心不禁“嗯?”了一下,宋 Pro EV 的整個加速力度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種“比亞迪”式兇猛,取而代之的竟然是一種像是在開一臺高級自吸豪華車的從容感,很順滑、很流暢、很安靜,但是唯獨就是缺少了一種爆發力,這種感覺很不“比亞迪”。
動力不兇,但是很好開
當我在北京三環上開了一大段路之後我終於將我的心聲向 CC 和子洋吐露了“這車怎麼開著加速有點肉啊。”CC回答道“你現在用 ECO 模式開肯定不快啊,換Sport 模式啊。” 其實在看到車輛的電機參數的時候我已經知道這並不是一臺以速度去攻佔市場的比亞迪車型。在 CC 一言驚醒夢中人後我打開了車輛的 Sport 模式,隨著冰藍色的儀表盤逐漸染成紅色,我知道我期待的“比亞迪”激活了。
車輛的整體加速性能非常平順
雖說在 Sport 模式下宋 Pro EV 依舊不能給到你兄弟車型那種如同過山車般極致的加速,但是輕快易控且不顯突兀的加速踏板依舊讓你在市區裡駕駛底氣十足。在電機數據上看宋 Pro EV 的參數和現在時間上一些 2.4 左右的自然吸氣或是低功 2.0T 車型引擎參數差不多,但是得益於電機的爆發特性,即使在燈位前面遇到同等數據的油車時候你還是會發現比亞迪宋 Pro 的前段加速要更勝一籌,市區舒適代步足矣。
市區裡代步這樣的動力恰到好處
雖然宋 Pro EV 沒有搭載大哥“唐”上的那套 BREMBO 剎車,但是整體試駕下來車輛的剎車反應算是比較靈敏而且力度也很足,有一點我稍不喜歡的就是在踩下剎車的前段剎車會稍有虛位和頂腳,剛開始駕駛的時候需要習慣一下。
總的來說宋 Pro EV 還是一臺非常好開的 SUV 車型
有一點值得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宋 Pro EV 這款車在駕駛的時候坐姿偏高,配合SUV 獨有的高車身,整車的駕駛者視野非常好,在一些窄彎轉向的時候很少會出現大車常見的沒信心感,而且車輛的方向轉向力度屬於中等偏輕和輕鬆,一般身材比較嬌小的女生朋友也能很好地駕馭這臺車。
整車懸掛呈現舒適化的調校
除了恰到好處的動力外和輕鬆舒適的轉向外,比亞迪宋 Pro EV 的懸掛調校也是舒適化的取向,在行駛時候能將路面上大大小小的坎帶來的振動盡全力的“融化”在懸掛之間,而且在加速和剎車的時候宋 Pro EV 的懸掛有著足夠的支撐力能給給駕駛者帶來一種輕盈感覺,只是受限於 SUV 的長行程懸掛所以在點頭和抬頭方面在車內還是會感受到。
SUV 的高離地間隙讓車輛在非鋪裝路面也能行動自如
在這次試駕的時候我曾經跟著導航走錯路,走到了一處非鋪裝路面,最後離開的時候還有一處有一個類似人行道高度的臺階,這時候宋 Pro 較高的離地間隙優勢就出來了,在下去的時候完全不用像駕駛轎車般提心吊膽,直接安心穩妥額就可以下臺階。
受限於車高,跑高速時候遇到橫風容易搖晃
但是有一點在駕駛上的不滿我也要提出來,就是在高速行駛的時候受限於車輛較為方正的造型和車高的原因,車輛在橫風較大的路段高速行駛的時候車輛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搖擺,對於新手司機來說信心並不太足。而且受限於車輛的電機功率,在中後段的加速中車輛會出現一定的無力感,可見宋 Pro EV 的主打市場還是在城市市區內代步行駛。
細膩精緻的外觀 這不僅是一臺好開更是一臺好看的車
全新的龍臉 2.0 設計要更加的細膩更加的精緻
宋 Pro 車系一經亮相我不止一次在微博以及公司群裡表達對這款車外觀的喜愛之情,雖然宋 Pro EV 這款車採用的還是比亞迪標誌性的“龍臉”設計,但是在許多細節以及車身的整體線條設計上都是經過重新的斟酌,無論“遠觀”或是“褻玩”我們都能看到比亞迪在車型的設計上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國際化。
前臉格柵與 DM 版本設計相區分
龍臉 2.0 的設計在宋 Pro 上是首次運用,整車的前臉更加的鋒利更加的硬朗,雖說風格依舊,但在細節之處卻能品出另一番的感覺,車前燈位置靈感來源於龍爪的 777 造型LED 燈帶,從之前的 DM 版本車型上我就對此設計稱讚有加,整車的前臉設計上可以看出車輛的“龍鬚”更粗壯了、“龍晶”更明亮顯眼了,而這都是龍臉 2.0 設計的威力,外觀設計也漸漸成為比亞迪家族中的拿手好戲了。
側面設計比例以及細節都非常到位
而在側面設計上我們除了看到宋 Pro EV 的細節勾勒更成熟更穩重外,在車輛整體的比例上也更加的協調,沒有出現一種車頭長重心在車尾的沉重感。而主腰線的中間下沉兩側提拉更能凸顯宋 Pro EV 這款車的運動感。而 D 柱上的銀色飾板設計(可選黑色懸浮式車頂)則讓宋 Pro EV 在側面設計上更獨特也更有識別率,頗有一種畫龍點睛的味道。
尾部全新的貫穿式尾燈設計帶來全新的視覺效果
19 英寸的輪轂搭配了馬牌的 UC6 輪胎,規格很高
除此以外,比亞迪宋 Pro EV 在外觀上我們還能看到在下沿有一圈黑色的塑料包圍,這種設計也是現在 SUV 上的常規配置了,在包圍下方能看到車輛採用了一套 19 英寸的輪轂設計,與這套好看的花瓣狀輪轂搭配的輪胎是來自馬牌的 UltraContact UC6 SUV輪胎,輪胎尺寸為235/50/R19,規格頗高。
從王朝系列車型誕生之初,貫穿式尾燈就一直是系列車型的標誌性設計之一,從一開始的秦和唐柔和婉轉的貫穿到全新一代唐、秦Pro乃至現在我們看到的宋 Pro 車型,這種柔和婉轉已經逐漸轉化成剛硬鋒利的線條,就像是一位稚氣未脫的孩童逐漸成長成一位英俊瀟灑的少年,而這樣的設計好處就是在車輛尾部的整體拉伸感覺會顯得很豐富,在視覺效果上看能營造出一種“寬”的感覺,而這種硬朗鋒利的風格個人認為更加能適配比亞迪的科技感。
內飾質感上升 設計還是熟悉的味道
內飾設計讓人一眼就能知道這是一臺比亞迪
進到車內相信車迷朋友們都能看出這是一臺正宗比亞迪,內飾的家族設計風格太明顯了。這套內飾設計的成功度自然不用多說,從某些車廠已經開始“抄襲借鑑”這種風格設計就能看出他的成功度。說實話,與其讓我使用類似於特斯拉 Model 3 那種完完全全的屏幕操作車型,我個人是更加喜歡使用這種帶有一定實體按鍵的車型,畢竟在一些常用的功能上確實要更加便捷,操作也更加精準。
DiLink 2.0 系統一如既往的智能好使
除了整體風格設計上的優點,在一些細節上我們也能看出比亞迪在宋 Pro EV 上的更新進化,首先就是車內最亮眼的屏幕,中控大屏在宋 Pro EV 上是微微的傾斜向駕駛者的,這樣的設計不僅讓駕駛者在駕駛的時候使用屏幕更加便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屏幕對外界強光的反光,而這款 12.8 英寸的屏幕內搭載的 DiLink 2.0 系統也是我們熟悉的老朋友,基本在操作上可以說是零難度,一般我們常用的手機軟件都能在裡面找到,配合“你好,小迪”的語音系統也讓車機的操作和尋找功能變得格外的輕鬆。
宋 Pro EV 可以給手機無線充電
車內大面積的採用了翻毛皮質感面料
而在屏幕下方的杯架前宋 Pro EV 還貼心的帶來了一套無線充電設備,讓現在基本都配備了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更輕鬆快捷的補充電量。相當貼心的設備,而車內大面積的使用了翻毛皮面料也讓車內的質感顯得更高,唯獨車輛內飾的做工我覺得還可以更好。
全新的飛航式擋把設計
而在無線充電板塊的後方有幾個按鍵可以簡單控制音量鍵等操作,這一塊被比亞迪官方稱之為 BYD heart 集成式操作檯,與之前的中控面板上還帶有操作按鈕不一樣的就是現在宋 Pro 在中控面板上已經沒有了操作按鈕了,而這也將會是比亞迪以後在內飾設計所面向的方向。
儲物空間豐富 乘坐空間優良
全新設計的座椅承託力和包裹性非常不錯
作為一臺主打家用市場的 SUV ,空間自然是車廠不可忽視的重要一點,比亞迪宋 Pro 的乘坐空間和儲物空間都是設計師們在設計這款車的時候所要顧忌的,在坐進去車內之後我們明顯能感受到前排座椅內柔軟的填充物帶來的日常乘坐舒適性,而且座椅的包裹性能在同級別的 SUV 車型來看屬於比較優秀。除了包裹性外,座椅的承託能力也要相較於之前有更明顯提升,即使在高速長途固定角度乘坐也不容易出現“屁股痛”的情況,抗疲勞程度優秀。
另外宋 Pro EV 的空間表現也是這臺車的一個優勢,身高 170cm 的 CC 坐到前排,調整到適合的駕駛位置之後,頭部空間有一拳四指。
前排頭部空間有一拳四指
在前排座椅按照駕駛者的適合坐姿調整好之後來到後排,腿部空間超過兩拳,頭部空間在一拳兩指左右,整體空間表現在同級別裡也算中上游水準。
腿部空間超過兩拳
頭部空間在一拳兩指左右
後排座椅靠背支持11檔可調
同時,宋 Pro EV 後排座椅和宋 Pro DM 一樣,後排座椅靠背也支持11檔可調,最大角度為110°,乘客可以輕鬆的在後排找到適合的坐姿,方便緩解長途乘坐的疲勞感。
後排座椅支持 4/6 比例放倒
宋 Pro EV 後排座椅支持 4/6 比例放倒,放倒後地臺全平,不過比較可惜的是比亞迪宋 Pro EV 並沒有配備備胎,僅配備了一套補胎工具。
放倒後地臺能呈現全平狀態
購買建議 不同需求選擇多
關於購買建議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發佈的《比亞迪宋Pro EV 購車手冊》,對 L2 自動輔助駕駛系統以及 ACC-S&G 停走型全速自適應巡航系統、LDWS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以及 360° 高清全景影像系統等配置不是那麼需要,且 402km 綜合續航能滿足自己的出行需求,那你可以選擇高功率豪華版,畢竟和舒適版相差 1 萬元可以多出 19 項配置;
對 L2 Plus 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感興趣、家中有良好的充電樁、也不是家中的第一臺車,可以考慮高功率尊貴版;如果家中無車宋Pro EV 將是自己的第一臺車,那就儘可能的去購買高功率高續航的旗艦版,旗艦版除了有 502km 的綜合續航外,科技、豪華、舒適配置都比較豐富。
不過換句話說,如在深圳地區無車的同學在觀望宋 Pro EV 且對動力需求比較大的朋友,我們不妨也可以將眼光放寬一點,去看看宋 Pro DM 的各個版本,相信同樣不會讓你失望。
SWOT 簡單分析 帶你更進一步瞭解全新比亞迪宋 Pro EV
S (strengths)優勢
在我個人看來,比亞迪宋 Pro EV 的整個外觀設計基本上都是當今車圈裡面年輕人最喜歡的一些新鮮元素,本身我自己對 SUV 類型的車身並沒有特別大的興趣,但是不得不說比亞迪宋 Pro EV 的外觀設計確實能抓人眼球,即使在茫茫車海中你也能輕鬆的被這臺車抓住目光。當然,外觀設計只是一個見仁見智的部分,更大的優勢是在於比亞迪一向優異的車輛三電系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聽到比亞迪的三電似乎就已經成為新能源車中令人放心的幾個字。
W(weakness)劣勢
劣勢,雖然說宋 Pro EV 給到我的駕駛感確實是非常的平順,但是在 ECO 模式下這款車並不像是一款我們傳統認識中的電動車,更像是一臺小排量的 SUV 車型,在整個駕駛時候給到我的感受是動力偏弱了,好在在 SPORT 模式下車輛的動力性格與 ECO 模式變化比較明顯,在市區內行駛還是能提供較為充沛的動力。另外車輛在高速行駛的時候受限於方正的設計和車高的影響遇到橫向風的時候車輛還是會出現比較明顯的搖擺。
O (opportunities) 機會
在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越來越迅速的時代,加上現在用戶們對 SUV 車型的青睞我們不難看到比亞迪宋 Pro EV 的前景是比較明朗的,自身三電系統硬實力過關,加上逐漸精緻化的外觀設計,寬敞的車內空間這些國人以及年輕人看重的元素,宋 Pro EV 可以說是集齊了成為一款爆款車型的大部分條件。在不久之前這款車也正式發佈了售價,合理的售價加上優越的條件個人認為這款純電動 SUV 車型在市場上還是相當有競爭力的。
T(threats)威脅
對於比亞迪宋 Pro EV 的威脅其實還真不少,一方面自家還有一位競爭對手“龍臉”宋,而且我們可以看到比亞迪旗下的這兩款車型的售價是高度的重疊,兩者之間難免會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加上現在新勢力造車對車輛的自動輔助駕駛以及續航能力的重視度我們也不能忽視他們對比亞迪宋 Pro EV 的衝擊,雖說有衝擊,但我相信憑藉著比亞迪在新能源市場上打拼的經驗,要面對這類的新勢力造車對手還是有一定的把握的。
如同文章開頭所說,在前不久的時候我是對比亞迪的宋 Pro DM 三擎版本車型進行過試駕,如果說 DM 三擎版本車型算是一條帶有脾氣的“龍”,那這次試駕到的宋 Pro EV 版本車型則可以說是一條平易近人,易於馴服的“龍”,他們兩位有著相同的外表,但是內心性格以及脾氣則是完全不同。想在這兩兄弟中間選出適合自己的那一位相信不難,對動力有要求的朋友自然選擇 DM 版本,想要日常上下班代步,週末郊遊的朋友 EV 版本溫和的脾氣則更適合居家的你,畢竟激情過後總要歸於平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