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孫牧寧):30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共同主辦的“中美關係:為亞洲與世界發展打造共同願景”研討會在新加坡開幕。與會的近百位來自中國、美國、東盟國家、歐盟國家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政商學界代表共同就中美關係對世界的影響展開討論。與會代表普遍認為,協調合作、穩定發展的中美關係將讓世界獲益。
在開幕致辭中,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主席吳作棟指出,中美和平相處則世界獲益、中美緊張對立則世界將面臨災難。他認為,越來越多的國家、研究機構和媒體都在嘗試發出溫和理性的聲音,反對孤立主義、反對對抗,他們希望中美之間的分歧可以得到妥善管控,“這些溫和的聲音不是空談,而是已經付諸行動。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等為代表的自由貿易協定是國家間通過共享價值觀來達成合作的重要例子。我們還可以合作重建和加強自由貿易體系。更重要的,我們也可以通過積極的競爭關係達成共同繁榮的目標。任何一個國家、哪怕它強大富裕又繁榮,也無法在貧窮的鄰居中感到安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在致辭中指出,主張美國與中國“脫鉤”是個臆想的說法,違背了經濟規律、國際規則和公平秩序,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他認為,反對“脫鉤”、加強合作,不僅是符合中美利益的唯一選擇,也是整個世界的共同期盼。而代表美國發言的布魯金斯學會副總裁兼外交政策項目主任布魯斯·瓊斯也承認,美方使用關稅作為籌碼進行談判的手段是沒有可持續性的。
與會嘉賓們也普遍認為,中美之間保持合作關係對於世界非常重要。泰國前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素拉傑表示,各方應該努力將分歧轉化為合作,消除不良競爭、相互損害和互不信任等行為,促進合作,中方已經為這種互利合作提供了模版,“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促進地區合作的倡議,就是‘一帶一路’倡議,它促進了國家間的互聯互通,以及國家間的合作,也有助於減少分歧,促進中美經貿合作和科技合作等。”
印尼前貿易部長瑪麗·埃爾卡則憂慮的表示,印尼並不在世界供應鏈中佔據重要地位,但是中美貿易摩擦依舊會影響印尼。她說,“如果中國經濟發生1%的衰退,印尼經濟增長就會下降0.3%,我們是在一條價值鏈上的。而更令我們擔心的,是這種摩擦已經破壞了世界現有的自由貿易體系。這主要是由美國以國家安全為藉口,發動的以關稅為武器的大範圍摩擦引起的,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也很難合法化。但是這種手段卻被一再使用,給整個貿易體系都帶來了不確定性。”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談到,剛結束的第十三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中,雙方在多個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當前,從歷史高度、全球視角和更長週期來看,中美可以合作應該合作的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多。
“中美關係:為亞洲與世界發展打造共同願景”國際研討會將持續至31號,近百位政商學界代表將就貿易投資、多邊主義、科技創新與全球供應鏈三個主題圍繞中美關係展開廣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