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行者
太白金星不是沒出手,他出手了,只是他並不是直接對悟空出手,而是跟玉帝進諫,讓玉帝下旨詔如來護駕降伏悟空。
對於太白金星這個老官,羽菱君一直認為他是投誠瞭如來,接受如來的安排潛伏在天庭,執行如來所佈置的“取經大業”相關任務的。猴子大鬧天宮就是他李長庚引導的傑作。
(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詳看羽菱君之前的兩期《袁守誠的真實身份》和《玉帝為何不殺孫悟空》)
孫猴子從其破石而出之後,到他大鬧天宮,一直有人在暗暗中牽引著他一路向前。比如剛開始激他進水簾洞、提醒他拜師學藝、學藝回來後又指引他龍宮奪寶借兵器的花果山老猴,指引他找到斜月三星洞菩提老祖的樵夫,地府裡刺激他銷燬生死簿的判官,甚至是慫恿他自稱“齊天大聖”的牛魔王(牛魔王羽菱君認為他也是如來的人,這個有機會以後我們再扯),這些人都是在如來的安排下,逐一出場,完成個個步驟,最終經太白金星的最後一步,成功引導出悟空大鬧天宮的,太白金星跟他們一樣,都是為實現這個計劃的執行人員之一。
太白金星是怎麼引導悟空大鬧天宮的,他所採用的方法就是一個字“激”。
經之前被設計鬧地府鬧龍宮的悟空成功進入天庭的眼界。在這時候,假如讓玉帝真正下狠心剿滅悟空的話,十個悟空都不夠死,原因很簡單,他還沒有吃蟠桃和仙丹。如果這個時候悟空死了,那就不可能有大鬧天宮的戲碼上演,如來不可能讓悟空在這時候掛掉,所以這個時候安排太白金星出手了。在玉帝下旨問誰領兵降伏的時候,話還沒說完,太白就在群臣的班列之中閃出來的,注意原著裡用了一個“閃”字,心急的表現,畢竟是終於輪到他出馬了。
玉帝道:“那路神將下界收服?”言未已,班中閃出太白長庚星,俯首啟奏道:“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頂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與人何以異哉?臣啟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屆,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籙,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後再升賞;若違天命,就此擒拿。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玉帝聞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著文曲星官修詔,著太白金星招安。《西遊記•第三回》經他的一番爭取,成功說服了玉帝派他招安,就這樣悟空第一次被牽引上天庭,做了弼馬溫。弼馬溫這個職位當然也是太白暗中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下一步,激他孫悟空,讓他心中積點怨氣。經過一段時間的御馬丞的工作,猴子還是很開心的,因為他並不知道弼馬溫實際上就是個馬伕,於是太白又安排御馬監在喝酒的時候告訴悟空事實真相,悟空第一次被成功激怒,打出南天門,回花果山去了,並在牛魔王的慫恿下自立為“齊天大聖”。
玉帝聽聞即刻派李天王率兵前往花果山捉悟空,這時候太白沒勸止,因為他知道哪吒跟巨靈神不是悟空的對手。等到哪吒他們敗陣而回,玉帝打算髮大招時,老李他又出手了,再一次奏請玉帝降旨招安。
玉帝聞言,驚訝道:“這妖猴何敢這般狂妄!著眾將即刻誅之。”正說間,班部中又閃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與他爭鬥,想一時不能收服,反又勞師。不若萬歲大舍恩慈,還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加他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玉帝道:“怎麼喚做‘有官無祿’?”金星道:“名是齊天大聖,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玉帝聞言道:“依卿所奏。”即命降了詔書,仍著金星領去。《西遊記•第四回》這一次太白成功為悟空爭取了一個“齊天大聖”的名號,但更重要的是他把悟空進一步推向了完全與天庭對立的深淵。按他跟玉帝所建議的是“不與他事管”,但在悟空上天庭一段時間之後,為了再激一次悟空,讓他前後受辱,刺激他大鬧天宮,他又安排許旌陽真人向玉帝奏言,讓悟空看管“蟠桃園”。
讓悟空看管蟠桃園,可謂是充分暴露了太白金星的目標的,畢竟哪有貓不吃魚的,你讓一個猴子去看桃,這擺明是誘惑他的。還有就是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讓悟空去看管蟠桃園,並不是去管其他的職務呢。原因就是王母的“蟠桃會”即將來臨,太白是知道,以悟空在天庭的地位,是不可能進入蟠桃會的邀請名單的,這是個讓悟空受到羞辱和刺激最直接的方式,讓悟空去蟠桃園,而且也能讓他吃到蟠桃,增強他的功力。這剛好就是個刺激猴子的一石二鳥之計。
於是乎,悟空成功偷桃,而且在知道自己沒資格受邀蟠桃會之後,再一次被羞辱,新仇加舊恨全部被激起,怒不可遏,大鬧蟠桃會,並在太白暗中的牽引中,醉醺醺的去到太上老君的兜率宮,把他的金丹全部吞入肚子裡,闖下彌天大禍。
接下來就是悟空大鬧天宮了,這時候的悟空,由於吃了蟠桃和仙丹,已經是金剛不壞之身。即使被玉帝抓到,玉帝也是傷他不了,太上老君將他投入八卦爐,反而讓悟空多了一樣技能“火眼金睛”。但天庭有沒有能收伏悟空的大神在,肯定是有的,北天門的蕩魔天尊真武大帝就是其中的一位。不過這時候肯定是不可能讓真武大帝他們出手的,畢竟是好不容易策劃編排出來的一場戲。於是在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太白再次出手了,就是我們開始說的,進諫玉帝下旨詔如來救駕。
當時眾神把大聖攢在一處,卻不能近身,亂嚷亂鬥,早驚動玉帝。遂傳旨著遊弈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 如來聞說,即對眾菩薩道:“汝等在此穩坐法庭,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西遊記•第七回》就這樣如來名正言順的出場,一舉降猴安天,並在玉帝宴請他的“安天大會”上,獲得玉帝的首肯,引出他的“取經大業”,此時玉帝沒有不答應的道理,因為悟空還在五指山掙扎,玉帝一答應(事實上玉帝此時也懵圈了),如來便拿出法帖交給阿難尊者往五行山徹底鎮壓了悟空。他回靈山之後就馬上讓二弟子金蟬子下界投胎去了。而太白暫時功成身退,但他的任務還遠不止這些,之後他又配合觀音,聯合袁守誠做出了另一場大戲。
(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詳看羽菱君之前的一期《袁守誠的真實身份》)
歡迎關注羽菱君扯西遊,個人觀點,不正之處,敬請指出,洗耳恭聽,一起交流!
羽菱君
經常打架的人都知道留一個後手,因為沒有人可以一直贏下去!經常打仗的人也會留後手,因為沒人可以保持不敗,太白金星不出手更多是玉帝的安排,主要是為了唱白臉用。假如太白金星也捲進去了,那麼天庭將士打敗仗的時候就沒有人可以去當調停的大使了。
天庭是一個高壓統治的暴政機構,比如,沙僧打破個玻璃瓶就得被凌遲處死,再救再死。這使得天庭實際上面對的威脅非常大,經常會有暴亂髮生。而且又有可能同時發生暴動,這時候就需要一個人去談判安撫,至少可以作為緩兵之計,因為李靖只有十萬大軍,這是天庭的快速反應部隊,同時兩線開戰未免兵力吃緊。
其次,由於職業原因,太白金星絕對是好脾氣的!比如,在天庭打敗仗讓他下界請孫悟空上天當官的時候,他是被一群猴子兵揪著鬍子進到水簾洞的,而且他也不生氣不惱怒,這足以見識其氣量之大,像他這種人,沒有什麼是值得他出手的,所以不出手就是他的標誌。
優己
事實上,孫悟空大鬧天宮,太白金星有出過手。
太白金星在天庭仙官當中屬於九曜星君序列。
所謂的九曜星君就是金木水火土五德星君,太陰星君,太陽星君,羅喉星君,計都星君,一共九人。
九曜星君在天庭仙官當中,相當於古代朝廷當中的六部九卿。
孫悟空大鬧蟠桃會,偷吃太上老君仙丹,第二次反下天庭。玉皇大帝曾經命令託塔李天王率領10萬天兵,以及天上諸神下界擒妖。
當時,作為九曜星君之一的太白金星就有出手。九曜星君,水簾洞前,九曜星君與孫悟空大戰。九打一,結果被孫悟空打得大敗。
那是不是九曜星君的實力都很差呢,其實不是的。
事實上,九曜星君當中有很多高手,就比如太陰星君。在玉兔精的故事當中,孫悟空對太陰星君非常恭敬。太陰星君的一個寵物玉兔,也能和孫悟空大戰數十個回合不分勝敗。
太陰星君的真正實力,應該在孫悟空之上。
同樣作為九曜星君的太白金星,真正實力也不容小覷。
之所以在大鬧天空時,九曜星君被打得大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家都在放水,大家都忌憚孫悟空背後的勢力。
在西遊記神仙的定位當中,太白金星是文官首領。託塔李天王是武將首領。
所謂術業有專攻,像帶頭降服妖猴這樣的事情,當然由託塔李天王,哪吒等武將出面。
太白金星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勸諫玉皇大帝,幫助玉帝分析局勢,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像玉皇大帝兩次招安孫悟空,先後封孫悟空為弼馬溫和齊天大聖,就是聽從了太白金星的意見。
後來,豬八戒在蟠桃會上喝醉了酒,調戲嫦娥,撒酒瘋拱倒鬥牛宮,吃掉王母的靈芝菜鬥牛宮,惹得王母娘娘大怒,也是太白金星從中斡旋,為豬八戒說話。
作為西遊故事的主角,孫悟空為人桀驁不馴,對天庭諸神,幾乎都看不上眼,但是,對待二郎神和太白金星是一個例外。
二郎神是真正在戰力上讓孫悟空認可,得到孫悟空尊敬的神,而太白金星則多次幫助孫悟空,讓孫悟空心生感激。
葉之秋
感謝邀請,其實不是這樣啦。只是受86版西遊記的影響,好多事情都根深蒂固了,比如太上老君在86西遊記中就很窩囊,事實上,太上老君是神一般的存在,居住在33天外的兜率宮,法力更是無敵。太白金星不是沒出手,只是西遊記裡沒有寫,另外太白金星是文官範疇,大半不參加爭鬥。
在天庭,太白金星是個神奇的存在,神奇得讓人想笑。他是個典範的相同和諧型的人才,但沒有其他的什麼本領。
他總以文弱老頭的身份出現,但現實上意志非常剛強。他明白鑑貌辨色,語言總能到點子上去,無論是孫悟空如許的妖王照舊天蓬元帥如許的高層,他都能應對自若。
在《西遊記》中,太白金星由於一連多次奉勸玉帝招撫孫悟空而得名。許多人都不明確,太白金星頻頻失察,玉帝為何不處罰他?
實在,我們都被太白金星的偽裝給騙了。玉帝不是不想處罰他,而是不敢處罰。太白金星的體面真的太大了,大到更高層。
實在,太白金星在天庭混的時間,還沒有玉帝呢,玉帝的職位是厥後三清研究後設定的。太白金星是三清之首元始天尊家的僕役。
雖說是僕役,但職位地方很高。元始天尊很器重這個僕役,以是賜與了他許多摒擋對外事件的權利。第一次、第二次諸神之戰的時間,許多天神間的會商是太白金星從中和諧的。
元始天尊一開始給他的定位便是交際官,讓他和諧諸神的干係。他不是武將,也不是文臣,但確是賣力外事最高的神。隨著天庭統治範疇的不停擴大,三清探討了一下,新建立了兩個機構來接受新的天庭局面。這兩個機構,一個叫玉帝,另一個叫四御。
玉帝是太上老君賣力物色的,他把本身創造的靈氣化成神,這便是玉皇大帝。四御是元始天尊賣力建的,以是四御中根本上是他的人。
其時的設定是,玉帝是象徵性的機構,四御擁有實權。但是,厥後玉帝逐步得到了實權,三清也默認了這個效果。
元始天尊為了限定玉帝的權利,讓本身的僕役到天庭任職,一方面隨時到場大事,另一方面也可以隨時向天尊陳訴請示天庭的事件。玉帝只管不喜好太白金星,但也不敢冒犯。以是,當太白金星說招撫的時間,玉帝便聽了他的話。效果證明太白金星錯了時,他依然不怪罪他。
別的,太白金星的相同和諧本領資助過孫悟空,也資助過豬八戒。孫悟空在天庭能那麼從容,由於太白金星。豬八戒可以大概在世下界投胎,也是由於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受恭敬,是由於他很會做人。
心靈流浪站
對於太白金星,小編對他的研究著實有限,查了很多資料,看了很多人的回答,也才略知一二,小編不才,各位看官,不喜勿噴!
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原名叫李長庚。太白星的解釋:即金星。太陽系中接近太陽的第二顆行星,也是各大行星中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我國古代把金星叫做太白星,早晨出現在東方時叫啟明,晚上出現在西方時叫長庚。
在西遊記第三回中記載。金星徑入當中,面南立定道:“我是西方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聖旨,下界請你上天,拜受仙錄。”這也是為什麼太白金星叫李長庚,而不是叫李啟明。
為什麼悟空大鬧天空,太白金星不出手?
1、太白金星,主要職務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負責傳達各種命令。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外交官,所謂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既然是外教,那就是靠嘴皮子吃飯的,擅長的是說服教育,而不是武力降伏。
2、太白金星在整個西遊記中幫悟空共有六次。第一次是玉皇大帝第一次要剿滅孫悟空時,太白金星主動調和 ,封它個弼馬溫做,能為天庭所用。
3、第二次是玉皇大帝再度要剿滅孫悟空時,太白金星又挺身而出,說服玉皇大帝,請孫悟空上天做“齊天大聖”,並掌管蟠桃園。
4、第三次是唐僧取經路上第一次遇到妖怪,太白金星前來搭救,對唐僧說“吾乃西天太白星,特來搭救汝生靈。前行自有神徒助,莫為艱難報怨經。”為孫悟空出五行山埋下伏筆,等於側面幫悟空。
5、遇到黃風怪時,又主動出現告訴悟空,靈吉菩薩可以收服黃風怪。
6、碰到西天路上背景最深實力最強的三大王時,又是太白告訴悟空,三人背景青獅、白象是兩個菩薩的坐騎,大鵬雕是如來佛祖的舅舅,可以說對親兒子都沒有這麼上心。
7、親自化解跟李天王的矛盾,讓其跟李天王一起收服老鼠精,緩和了兩人的關係。
看完西遊記得都明白,太白金星幫孫悟空,還來不及,更別提出手傷他了,為什麼每次遇到過不去的坎的時候,太白金星都是不請自來,說白了肯定背後看著呢。
說到這裡,就會有一個疑問,唐僧西天取經你們天界的這麼上心幹什麼?
1、觀世音菩薩上心,有情可原因為他才是取經幕後的大老闆。但是太白金星這麼上心就說不過去了。
2、從第一第二次要幫孫悟空,第三次幫唐僧,還有後三次,感覺完全就是一個陰謀,讓悟空幫唐僧去西天取經。
3、他自稱是:“西方的太白金星”會不會是如來的人呢?安插在天界的人。
中國四大名著,每一部都值得人認認真真揣摩研讀,小編不才連個皮毛也沒看明白,各位看官,如果你們有什麼好的見解,歡迎評論去留言。
觀影驛站
太白金星在西遊記裡更像是一個傳令兵,知名度確實很高,但法力著實一般。
就像某些明星,演技非常一般,但就是很火。
西遊記裡將太白金星描寫的太過於窩囊,一個天庭的大神下界招安孫悟空時,竟被眾多猴子猴孫們捆綁起來,奚落。
當然也不排除,作者的本意也可能是要告訴我們,太白金星是個面目慈善,和和氣氣的老神仙。但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講,大鬧天宮時,太白金星不出手都是正常的。
如果說太白金星真的是那麼窩囊,那麼大鬧天宮時,他出手無疑是又多個捱揍的。
但我更相信太白金星的法力絕對不低,只是他太過於和善,不忍心去加害這隻石猴。孫悟空大鬧天宮太白金星也有著不可推著的責任,正是他三番四次的推薦孫悟空去的天庭為官引起的。當然,太白也是好心,既不忍心讓天庭對付一隻猴子,也不想讓這隻猴子給天庭添堵,只好出此下策,可這一錯再錯,終於釀成大禍,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當初看到孫悟空被捉後在天庭所受得那些苦,這位和善的老神仙,想必自己更是會自責,所以大鬧天宮時,他太白是無論如何也下不去這個手的。
無論愧疚也好,窩囊也罷,太白金星給我的感覺就是一位面慈心善的白鬍子老頭兒。
赤峰笑劇
太白金星是西方佛家安排在天庭道家的老特務,他處處維護佛家的的利益,怎麼可能對孫悟空出手呢?
咱們看看太白金星在西遊記裡都幹了什麼。
1,孫悟空鬧龍宮,在龍王那裡訛了金箍棒和衣服盔甲,然後在地府裡抹了生死簿。當玉帝打算派天兵來剿的時候,是太白金星出來說情,天庭才實行懷柔政策,把孫悟空招到天宮做了弼馬溫。
2,孫悟空得知弼馬溫是個沒品級的小吏以後反下天庭,回花果山自立為王。玉帝再次想出兵鎮壓,但又是太白金星出來講情,最後,玉帝又把孫悟空招回來,封了個齊天大聖。
3,太白金星的第三次出面估計很多人會忽視,他第三次出面是救了豬八戒。天蓬元帥喝多了調戲嫦娥,沒得手後大聲的嚎叫,差點把天闕震塌了,按照危害公共安全罪判的死刑。但太白金星出來講情,算是判了個下界流放。而且豬八戒在取經的路上一直是感太白金星的恩。
4,太白金星第四次出手是救了唐僧。唐三藏還沒走出大唐地界,還沒有收孫悟空,就被妖精第一次逮到,妖精把他的隨從先吃了,是太白金星把他救了出來。
5,孫悟空遇見黃風怪,被他的風吹得在空中亂轉,眼睛吹得一宿睜不開。這時候是太白金星趕來,告訴孫悟空:靈吉菩薩能治這妖怪。
6,獅駝嶺,裡面有獅子精、象精,這二位是菩薩的坐騎,大鵬精,如來佛祖的舅舅。他們是西遊記裡頂級的妖怪。唐僧師徒遇見他們前,可以說是迷迷瞪瞪的走向最危險的境地。這時候,還是太白金星事先出來警告他們的。
我說他是老特務委屈他沒有?
西方佛家從策劃孫悟空出世,準備西天取經的時候,太白金星就一直在出大力,處處維護佛家的利益,他早就叛變了。
銳視覺何老師
首先太白金星的形象是一位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老頭,他提出招安孫悟空,也是出於一種憐惜孫悟空修行來之不易,又不能讓他給天庭添堵的想法才提出的。
秋葉無痕
大鬧天宮時,真如電視劇中所演,是這樣的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daf0007ce44a88964b5\
瓏心格物
首先作為名著,這個鬧字用的很傳神。一說到鬧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撒潑打滾,哭喊撒嬌等。而不會想到憤怒到力拔山兮,橫掃八荒。
現在受六小齡童版影響,好多人感覺猴子一路打遍天庭無敵手。最後玉皇大帝都被嚇得鑽到龍椅底下,顫抖著喊出一句快去請如來佛祖。玉皇大帝欺軟怕硬的形象一覽無餘。
可是實際上當時孫悟空根本沒有打進去,在殿外就被雷部眾將團團圍住不能前進。王善王靈官一個人就能把猴子擋在殿外,何況天庭還有戰鬥力更強的鬥部。其他諸如瘟部,水部,火部,北極四聖等都沒有出動。也就是說天庭只是出動了值班人員就擋住了猴子的攻勢。而玉皇大帝也是好整以暇的問一下,鬧騰的是誰。然後才不慌不忙讓人宣佛老。
太白金星在西遊記中應該屬於玉帝近臣,就算在也在殿上。先不說打不打的過的問題,猴子都沒有打到太白金星面前,太白金星出什麼手。